理財入門

推力的皇牌

黃亞bee嘗試用簡單推力例子, 一舉反三, 刺激家長們心思用推力幫助孩子理財。

錢罌(撲滿)幫你儲蓄

當錢罌放在當眼的位置, 每次經過看見都會提醒自己儲蓄,再加上有特定的目標及在特定時間內完成, 這樣的安排會容易成功。

曾有在肯亞實驗, 有四分之三的人極其貧困。以往村民明知儲蓄一些金錢購買蚊帳是非常重要(防蚊子傳瘧疾), 但仍很多村民仍不能儲蓄成功。

但當給他們金屬盒後(錢罌),結果相當顯著。多了百分之六十六村民成功完成買蚊帳的儲蓄。

推力的相反是阻力

黃亞bee知道有戒賭中心, 為了避免戒賭人士亂花金錢, 要求他們將每月薪金直接交到家人手中, 再由家人分配日常開支金額, 這樣增加了亂花錢的難度。

多用阻力, 減少胡亂開支。

推力的皇牌 – 讚美的力量

有實驗證實過, 金錢獎勵反而有令人洩氣的效果, 比沒有獎勵更糟糕。

而讚美比金錢更有激勵效果 (有關實驗稍後在其他文章詳述)

讚美必須是真誠切合的

史丹福大學的CAROLE DWECK做了20年的研究, 提出了大量的證據證明獎勵兒童的努力做事方法比獎勵結果更加有效. (有關實驗稍後在其他文章詳述)。

黃亞bee 在親子理財工作坊時, 特別向家長強調讚美的力量, 以下的連給能進一步說明這點.

推力的皇牌 Read More »

倍增身教效果的推力

身教對孩子有直接影響,但如何令孩子加強動力,將所學長期運用,家長便需要懂得運用推力。

什麼是推力(nudge)?

推力(nudge)一詞,來自本書兩位經濟學家(Richard H. Thaler and Cass R. Sunstein) 2008年版”推力”一書。推力理論就是運用適度誘因或鼓勵、提醒等方式,在不限制個人選擇自由的情況下改變人們的決定。

書中用一個簡單的例子來開場:

為了要讓學生吃得更健康,在不改變既定菜色的情況下,

1.把蔬菜與低卡食物放在靠近餐臺的位置、高度與學生眼睛同高,

2.同時把薯條之類的高卡食物放在不顯眼地方,

結果學生選擇健康食物的比例大幅提高。

另一個經典例子,尿兜上的蒼蠅

位於阿姆斯特丹的史基普機場裡,為了減少廁所的清潔工作量,他們為每個尿兜/小便斗上都刻上了一隻蒼蠅的圖樣,結果這隻尿尿蒼蠅(Urinal Fly)竟為他們減少了約 80% 的尿尿漏出量(噴到小便斗外)。這樣簡單推力的設計,便可誘使他們完成任務。事實上,黃亞 bee 不只遇見尿尿蒼蠅,還見過尿尿龍門,當遇上他們,就自然地向著目標。

以上例子,說明家長只要配合簡單推力的方法,便有很好的效果。

推力在理財教育的用法,在另一文章淺談。

倍增身教效果的推力 Read More »

身教真係有用咩?!

人人都話身教好重要,咁有無科學根據?

父母表現努力解決問題,他們的幼兒更會明白堅持的價值
麻省理工有一個研究:如父母遇到困難時表現努力解決問題的話,小孩會懂得堅持的價值,相反,父母在遇到困難時輕易放棄的話,他們的幼兒可能會仿效。

麻省理工實驗是這樣的,將一群嬰兒分為三組,並讓他們看一名成年人打開一個容器,或從一個鑰匙環(key ring)中取出玩具。

第一組的嬰兒看到,成年人努力了30秒鐘,終於成功。
第二組的嬰兒看到,成年人在10秒鐘之內就輕而易舉地完成任務。
第三組則為對照組,完全不看成年人的示範動作。

隨後,這些嬰兒試著按下按鈕來啟動已關閉的玩具音樂盒。結果顯示,
第一組,看見成年人堅持並成功完成任務的嬰兒,往往會更持續按壓按鈕,平均按鈕23次嘗試啟動音樂盒。

第二組和第三組孩童平均只按壓12次。

研究人員還發現,在這些嬰兒嘗試啟動音樂盒時,若直接與他們互動,結果會有所不同。如果叫這些嬰兒的名字、眼神與其接觸、或直接和他們對話,都能使他們更努力進行嘗試,這代表這些教學方法有其效果。

這也說明,身教真係有用的,如要倍增身教的威力作理財教學,父母也要精明地使用一些推動力。

身教
身教

身教真係有用咩?! Read More »

只得一小時的家長理財工作坊

有一場為基層家長舉辦的理財工作坊,時間只得一小時,所以更加要好好利用這一小時,為了內容更貼地,更切合基層家長需要,所以在工作坊舉辦前 ,同其中兩位家長分別傾談,了解他們日常實況。原本估計用一小時完成的傾談,結果超過了兩小時完成。

以下是一些對話內容:

「我都無錢,所以不用學理財。」— 黃亞Bee心想: 應用什麼例子鼓勵他們學理財?

「因不能工作,那裡可找資源?」— 黃亞Bee心想: 嘗試為他們找一些資源,尤其對孩子得益的資源。

「雖然我只給每月50元作零用錢,但囡囡都有儲蓄習慣,最近還說用自己的錢買文具。」— 黃亞Bee心想: 我要邀請這家長分享,這將增加叫人儲蓄說服力。

但理財工作坊只得一小時,不能說過多內容,否則家長們吸收不到,最後,想出了以下五個重點,讓家長容易記憶:

  1. 身教角色
  2. 找尋資源
  3. 目標儲蓄
  4. 精明消費
  5. 懂得分享

這五個重點將在另一篇文章詳談。

這次機構攪的理財工作坊的背後意思,是讓家長感覺到,有人看到他們,關心他們,知道他們需要,他們不是孤獨的。突然間,有種 mission pop up 了,想走前多點,好想為基層做更多。

只得一小時的家長理財工作坊 Read More »

家長先學理財 Why?

家長先學理財

孩子的第一位學習對象,就是家長了,孩子未獨立前,便與家長一起生活,家長可以身教的時間是非常長,所以家長應先學習理財。

為什麼重要
是為了避免孩子墮入金錢陷阱,有報告指出,有賭徒在小學階段已有機會接觸賭博,又有報告指出,有超過52% 青少年罪犯是沒有儲蓄習慣,所以家長越早教導孩子理財,孩子越能早學正確價值觀和財務知識,避免墮入金錢陷阱。另一方面,從好處方面想,孩子早日學懂理財方法,將來的財富,可透過復利效應增值,便可早日達到財務自由。

所以黃亞 Bee 特別喜愛與家長交流理財。

給家長一個身份
黃亞 Bee 向家長舉辦理財小組時,第一個重點並非什麼理財概念,什麼理財知識,而是給家長一個身份,就是成為孩子的導師,讓家長多了份責任感,使命感,從而推動家長的動力。

因為當家長知道為孩子作工的意義後,便能夠堅持下去。這種喚醒意義方法,是參考了維克多.弗蘭克所發明的「意義治療法」中的概念。

伸延資訊: 維克多.弗蘭克
弗蘭克在集中營的生死關頭逼迫之下,找到活下去的意義,幫助他熬過營內的惡劣情況;並且體會出:人類生命的動力在於尋出意義,即能承受任何煎熬。在重獲自由後便開創「意義治療法」嘉惠世人。

家長先學理財 Why? Read More »

我無錢, 不用學理財

「我都無錢,所以不用學理財。」一位基層朋友對我說。
「就因為無錢,所以更加需要學理呀!」「唔學,唔通你想一直以後都無儲蓄?」黃亞 Bee 回答。

無論你現在有沒有錢,都應該學習理財。

為什麼重要: 令自己財務安全,再為財富增值

學習理財,其實不只學習硬智識,如技術指標,投資產品運作等等。還有軟智識,即是金錢價值觀。價值觀是指能夠影響到理財行為的想法和決定。

簡單舉例,當最新的手機上市,就算信用卡數未清,你仍會跟上潮流立即買下來,還是先比較同期手機的功能是否合適自己需要,再從中找出性價比最高的手機。這就是有沒有理財價值觀的分別。

再用以上朋友的情況來說,如定了一個可達到的儲蓄目標後,便會開始檢視日常消費,找出可減少消費的開支,又或者尋找增加收入的方法,這些理財想法,是需要學習的。

我無錢, 不用學理財 Read More »

Scroll to Top